非遗传人陈绍康的“紫陶世家”

分享到:
点击次数:1605 更新时间:2015年11月09日16:08:24 打印此页 关闭

非遗传人陈绍康的“紫陶世家”—— 建水紫陶陈绍康介绍

 

世界的千年古城·一家人的建水

  建水碗窑村,75岁的紫陶大师陈绍康,仍然每天坚持紫陶艺术创作。无论在哪里,只要说起建水紫陶,必然会提到他,以及他的“紫陶世家”。

  紫陶大师

  艺术世家的“温馨照”

  碗窑村,陈绍康大师紫陶工作室。陈列陈绍康大师紫陶艺术品的展厅里,没有悬挂过多的书画作品。墙上的一幅照片,异常醒目。    

  照片上,一位年轻人身穿白色汗衫,正聚精会神在紫陶艺术品上撰写书法。一位白发老人,身着白衫衣、浅色夹克衫,坐在年轻人一旁,浑身透露出睿智和干练,指点着年轻人进行艺术创作。    

  画面温馨祥和,暖暖的,让人强烈感觉到长辈和晚辈之间,那种亲情和艺术的交融。长者,正是陈绍康大师。年轻人,是他的儿子陈俊。陈俊今年46岁。资料显示,陈绍康大师出生于制陶世家。曾任建水工艺美术陶厂技术副厂长。他擅长书画,精于雕刻设计,谙熟一整套建水制陶工艺流程,先后两次获国家轻工部“百花奖”、“优秀创作二等奖”。1995年,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和中国民间艺术协会授予“民间工艺美术家称号”。

  陈绍康大师,不仅是一个紫陶艺术世家的“掌门人”,同时也是建水千年紫陶艺术的代表人物之一。

  共创佳话 

  父子同获 “工美杯”金奖

  陈绍康大师,建水紫陶唯一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。    

  说起紫陶艺术传承,陈绍康大师有许多的感慨。紫陶艺术是一门以集制陶、书法、绘画等为一体的艺术,基础十分重要。学习者,必须从年轻时开始。

  陈俊16岁时,便随父亲学习制陶工艺,同时兼修书画和音乐。

  在建水,流传着这样一个父亲、叔叔和晚辈同在一个学校“读书”的故事。为了提高书法造诣,陈俊曾和父亲叔叔一起,就读江苏无锡书法艺专。他们,做了三年的“同学”。

  家庭的熏陶和自身的努力,陈俊在制陶、书画等艺术上屡有建树。

  在2009年10月15日,云南省工艺美术第三届“工美杯”精品评选中,陈俊和父亲共同创作的紫陶作品“残贴彩填小口梅瓶”被评委一致打了高分,一举夺得了金奖。业内专家认为,作品的新法彩泥刻填工艺,为紫陶的创新发展,树起了一个新的里程碑。

  紫陶世家,创造了许多类似的佳话。

  老骥伏枥

  心系紫陶产业化

  陈绍康大师对建水紫陶的发展极为关注,他说,建水紫陶要进一步发扬光大,形成产业化,市场化是紫陶产业化的关键。而培养传承人,继承和创新紫陶工艺,则有利于促进市场化的健康发展。    

  大师以碗窑村为例,强调了紫陶市场化的重要性。碗窑村的紫陶作坊,从原来的40多户,发展到了现在的400多户,就是市场化推动的结果。他说:“市场化的形成和发展,能有效拉动产业化的形成”。    

  大师虽已过古稀,现在仍然坚持紫陶艺术创作。他说:“我每天至少可以画20个紫陶壶”。    

  在大师的工作间,摆放着许多正在书画点染的紫陶作品。大师认真地在紫陶壶上撰写着书法,神情专注,让人肃然起敬。大师制作的各式茶壶,古韵精致,人文气息极强。    大师共有两男两女,均继承了紫陶艺术。大儿子陈俊是省书法家协会会员、省美术家协会会员、云南省工艺美术师。小儿子陈沛开了制陶厂,女儿在紫陶壶嘴和壶把的粘接工艺上,是把好手。    

  大师说:“紫陶艺术能在我们家一代代地传下去,和紫陶千年艺术的魅力,以及建水传统文化的厚重氛围,是分不开的”。

 

上一条:云南正源陶茶有限公司获紫陶大师马成林授权 下一条:四大名陶之一——建水紫陶